关于那个莫名其妙的5%

宏观调控最大的优势是什么?就是它的快速反应机制。

但是这个机制在中国还带来了一个作用,就是出人意料的戏剧效果。

不久前,央行突然深夜突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,这是08金融危机以来的后金融危机时代,三年来首次降低准备金率。就在降息的一天前,股民经历了一天不见绿和一天不见红的日子。不敢说这次完全是出于对股市的提振,但肯定是为了宏观经济的提振。

很多话浙江人特别清楚,不言自明。浙江这几个月经历了这么两个现象:一个是老板跑的跑死的死跪的跪。牛逼哄哄一点的学赵卫星一样,我钱没有了我楼还在;豁的出去一点的就一走了之;再猥琐些的干脆就远走他乡克死在某个火车站旁的旅馆梁上了。另一个现象是各种正规放贷机构——银行各种把眼光投向了中小企业,在扶持中微小企业的大背景下,浙江银行走的特别远。

但是这样这个戏矛盾还不够突出,这就好比一个恐怖片,只渲染了恐怖的背景,飘出了若有若无的影子,却没有拖出大BOSS。其实boss一直在,那就是多年来一直剑走偏锋的央行两率,银行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。

这么一来事情就恐怖了,民间资本面临着随时断线的风险,就像一个长龙风筝飘飘欲坠;正规资本又被牢牢的捂在某某的口袋里出不来。大经济发展降速,房地产发展江苏,大工程面临停工,小企业面临破产,老百姓收入不涨,牛羊猪还在蹭蹭涨价。经济如此低迷的情况,如果再有一两个民间资本链断裂,这个谁来买单。

也就是这个时候,央行松口了,央行应该松口了,年底了,在不松口就真的要把中国经济从通胀压成捅死了。

很多时候我觉得中国经济调控挺脑残的,软着陆之后严重通缩,于是各种投入,各种基建,各种消费券,大家都说册那经济起不来啊。当时我就写博文说行了,郎咸平老人家虽然是哗众取宠了一点,但人家至少知道调控太多就过头的道理。于是就通胀了,还一发不可收拾。

政府没有意识到,调控只是一个杠杆和几个小工具,只是一个加速度,在经济像野马一样在奔跑的时候给个加速度,是为了回来,但这个加速度适量就可以了,不然会过头的。我们的政府就像新手开车,一会儿油门一会儿刹车,却永远不懂得平缓地滑行。

说到这里我觉得我有点跑偏了。5%的调控真心是因为我们的通胀得到缓解,银根需要放松么?其实我们的物价指标(CPI还没出来,但是我也是消费者)其实没有下降,我们的收入指标也没有上升,我们的税收也没有下降。这时候放松银根,完全是为了防止压得太紧产生副作用。

至于这放出来的信贷规模去哪里,其实早就想好了。为什么要简化小企业贷款审批流程?为什么要加强对企业贷款使用情况的监管和风控?为什么几年来大修中小企业贷款渠道却又不断紧缩银根。原因这就出来了,修渠道,是为了开闸的那天,水能流到最需要的地方。

这就好像抽完血大家都流血了,国家来按住你,止血。但是不能按太久,过一阵要松一松,不然周围反倒会乌青。

我理解这5%就是这个效果,国家流血了,按住你太紧了,松一松,不然就崩了……至于血流哪儿了,放心,早想好了~~ 创可贴么~
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