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上风筝在天上飞 – 《追风筝的人》读后感

几乎是认识的第一天,她说,你读这部书。我没读。后来在火车上我读了,然后在我父亲生日的那天, 我把这部书当做他的生日礼物。父亲说:“这是一部名著,我看过它的电影”。我说“是的”。但却腹诽,你不知道这部书有多好。

阿米尔和哈桑从小就一起长大,我不喜欢他们身上的所有标签,主仆也好,民族也罢。因为如果你看过原著,你就知道剥去一切,他们是纯粹的人,是一对不应该有任何隔阂的同父异母的兄弟,他们从小一起长大,他们互相守护。“为你,千千万万遍。”

我以为这种忠诚来自主仆,却未想来自于血脉。

我喜欢这个故事,在于人和人的灵魂。人有很多标签,来自社会,来自阶级,来自宗教信仰,来自自以为是,一切的一切看,都是人的自以为是。但人是一种标签动物,他们认可认可自己认可的人,也否定否定自己认可的人。人是卑微的。只有那些超越人性和人世的人,可以自豪的说,我不信。但他是普什图人,而他是备受厌恶的哈扎拉人。纵使他们本质是同父异母,但他们的同样的灵魂,却承载了不同的人生。

我常说,对人们也这么说,剥开那些世故的一一二二,剥开那些尘世的蝇营狗苟,人没有比谁更善良。人也没有比谁更高尚。我常说“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”,却从未曾想,我自私的时候,连老天都会让我三分。这不是我对了,是世界忘了。

同样的出生,不同的阶级,带来不同的定位,乃至不同的人生。阿米尔可以救回索拉博但救不回同受欺侮的兄弟。我鄙视他的伪善,把兄弟的爱当做正误的延续。但我也同时同情他,他需要一个感情的延续。是他负疚着的发小,也是他永远对不起的兄弟。

我喜欢这部书,是因为你拔掉一个人所有的羽毛和鳞片和外壳,再去看他的灵魂,人和人的接近是如此相似。我喜欢这部书同时是因为在书外,人和人的境遇也可以因为出生际遇而变得大相径庭。我想,人和人永远活在灰色的边界,爱和爱永远不因那些固化而消散。
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